國內作為食用菌生產大國,有著較好的原料基礎,再加上功能性食品以及藥食同源的興起,都為發展功能性蘑菇提供了機會。
文章來源于:食安時代
作者姚安安
近些年來,在全球范圍內功能性蘑菇市場都呈現出了較快的發展,蘑菇原料的功能性也被更多地發掘。國外市場對功能性蘑菇的關注度更高,開發出了膳食營養補充劑、功能性食品以及普通食品等不同的產品可供選擇。
國內相比之下還處于發展初期,一直以來蘑菇多以農副產品形式存在,滿足的是基礎的食用需求,在功能性開發方面存在明顯不足。不過隨著植物蛋白市場的發展,蘑菇得以更多地走進了消費視野,再加上功能性食品和藥食同源的推動,未來發展功能性蘑菇可能成為一個新的方向,而且國內也具備較好的原料基礎。
01蘑菇原料異軍突起
Grand View Research數據顯示,全球功能性蘑菇市場2021年的市場規模達267億美元,其中食品和飲料行業占整體市場的42.1%。而Data Bridge Market Research分析稱,預計2022-2029 年,全球功能性蘑菇市場將出現顯著增長,市場的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6.1%。
蘑菇市場表現出了較強的發展潛力,主要是近些年來關于蘑菇的營養和功能逐漸被更多地發現,蘑菇相關產品也在不斷出圈。其提供的免疫支持、情緒管理、認知健康等功能,與當下比較關注的健康問題息息相關。
科學研究發現,蘑菇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、膳食纖維、維生素和礦物質。雖然大部分蘑菇都具備這些特點,但是對于不同的蘑菇來說還有著獨特的優勢,其含有的特定生物活性化合物是獲得關注的重點之一。
因此無論是從原料精細化還是產品多樣化的角度來看,蘑菇都是非常具備開發潛力的原料,早在護膚品領域中就已經有不少品牌在利用蘑菇這一原料,比較具備代表性的如悅木之源菌菇水、稀物集松茸菌菇系列、谷雨雪絨松露修護安肌水等。
除此之外,蘑菇作為菌類保健原料也較早地出現在了保健食品領域中,在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真菌菌種名單中就有靈芝、紫芝、松杉靈芝,而靈芝還屬于藥食同源類。比如在保健食品中,同仁堂的破壁靈芝孢子粉、雷允上破壁靈芝孢子粉、云南白藥破壁靈芝孢子粉等主打的都是增強免疫力。
可以說在全球范圍內,蘑菇都掀起了較高的熱度,開始變得越來越常見,尤其在食品飲料領域蘑菇出現的機會變得很多,已經不僅僅局限于保健食品領域。不過相比之下,國外市場對于蘑菇的應用可能會更為廣泛,他們針對蘑菇也開發出了更多新的產品。
02 國外蘑菇產品較為豐富
2021年,歐盟批準維生素D2蘑菇粉作為一種新資源食品投放市場,這一蘑菇粉是由干燥的全雙孢蘑菇制成。其實近些年來,歐盟已經批準多個維生素D蘑菇原料作為新資源食品,比如Scelta Mushrooms開發的維生素D蘑菇、Banken Champignons推出的維生素D蘑菇、Oakshire Naturals, LP.推出的維生素D蘑菇粉。
目前來看,在國外市場中,隨著一些蘑菇作為新資源食品被開發和利用,蘑菇原料逐漸從膳食營養補充劑擴展至功能性食品、飲料領域,帶來了更加豐富的產品選擇。
SPINS發布的市場數據顯示,2021年功能性食品飲料類別中,含蘑菇原料的產品銷售額增長達到了17.6%。不難發現,含蘑菇原料的產品歡迎程度較高,而這也推動了蘑菇原料的進一步開發和利用,以更多元的形式出現在市場中。
首先從膳食營養補充劑來看,蘑菇的免疫支持和認知健康是其作為膳食營養補充劑的主要賣點,主要包括膠囊、粉劑這兩種形式,當然也有軟糖、酊劑等。
比如Gaia Herbs Immune Shine的蘑菇&草本粉末補充劑,選用的原料包括舞茸、白樺茸、接骨木莓等,主要用于幫助自然地提高免疫系統健康。Real Mushrooms的有機猴頭菇膠囊,每份含有約1000mg的猴頭菇提取物,有助于改善大腦和情緒健康。
其次從功能性食品飲料來看,蘑菇的功能性可能仍是作為產品的一個突出賣點,只是在這一過程中可被開發的形式更為多樣,能夠加入到能量棒、咖啡、植物奶等不同的產品品類中。
比如Wise Bar推出的能量棒是以靈芝、白樺茸、猴頭菇等原料為重點,同時根據不同的產品開發方向選擇不同的原料。Odyssey Elixir推出了多款以猴頭菇和冬蟲夏草為基礎的飲料,搭配不同的原料瞄準不同的功能性需求。
蘑菇類原料不斷以新的形式出現在市場中,對更好地吸引年輕人對這一品類的關注很有幫助,而且也更好地適應了當下的功能性食品需求。
03 國內發展相對受限
反觀國內市場,可能在蘑菇原料的開發和利用上還存在不足,一方面來自于生產端,另一方面則是來自于消費端。
在生產端,國內對蘑菇的開發主要停留在初級階段,大多以滿足基礎食用的粗加工為主,精細化開發還需要進一步挖掘。而在消費端,消費者對蘑菇的認知也還處于初級階段,對其功能缺乏了解,以至于產品發展可能也不是特別順利。
雖然像靈芝、冬蟲夏草、猴頭菇等原料在國內具備一定認知,但是相應的產品加工則較為粗狂,產品品類也不夠豐富。
就拿靈芝來說,在淘寶上搜索相關產品時多以破壁靈芝孢子粉、整顆靈芝等為主,對靈芝的開發、利用還夠深入,相應的提供的產品也比較局限。好一些的破壁靈芝孢子粉產品銷量能夠達到2000+,但也有不少只有幾十和幾百的銷量。
此外提起猴頭菇,可能比較容易想到的是江中猴姑餅,主打養胃添活力,在當時一眾零食中以“養胃”為旗號確實吸引了不少消費目光,并獲得了可觀的銷售業績。然而市場上并非只有這一類以猴頭菇作為原料的產品,但是更多的都是處于一種不溫不火的狀態,尚未獲得明顯的增長動力。
從國內市場來看,目前以蘑菇為原料的產品還沒有掀起太大的熱度,相應的品牌數量比較少、產品創新也還有提升空間,整體來看還處于發展初期。未來國內功能蘑菇市場在發展的過程中,可能還需要企業和消費者的共同推動,企業需要提供更為豐富的產品選擇,消費者也需要更多地了解功能性蘑菇。
04 植物蛋白提供破圈機會
不過對于國內市場來說,在蘑菇本身優勢和功能特點的基礎上,還存在著較大的發展機會,尤其面對當下比較熱門的植物基市場,可能對蘑菇原料來說是一個新的突破方向。
Markets and Markets數據顯示,2019年全球植物蛋白市場預計價值為185億美元,預計從2019年開始以14.0%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,到2025年達到406億美元。以植物奶、植物肉為代表的植物蛋白產品,在國內也呈現出了較快的發展。
蘑菇原料在植物蛋白市場可以發揮重要作用,除了比較常見的用于植物零食之外,還可以作為植物肉、植物奶的成分來進行開發。
像三只松鼠推出了香菇素肉產品“菇的肉”,此外市場上還有香菇脆片、香菇干等比較常見的零食。除此之外,還有以香菇為原料制作成的“偽肉干”,在外觀、口感上都與真肉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。
國外品牌 Country Archer Provisions 也推出了植物肉干產品,選用整片的牡蠣蘑菇制成的。Shroom Junkie推出了蘑菇植物奶,由香菇菌絲體發酵的豌豆蛋白和蘑菇制成的天然香料配制而成。
隨著消費者對健康的關注度不斷提升,對蛋白質的需求也明顯增加,不只表現在運動健身群體,一般人群同樣也有補充蛋白質的要求。再加上對環保、素食的關注,除動物蛋白之外,植物蛋白也開始成為了新的選擇。
在此情況之下,對于蘑菇這一類原料來說,如果能夠借此借此機會開發出更多的植物蛋白產品,或許能夠幫助其獲得更多的認知,同時也能推動品牌深入對蘑菇的精細化加工,提供更多適合當下的產品。
05 功能性食品快速發展
除了植物蛋白的優勢之外,蘑菇的功能性特點同樣不容忽視,在當下的功能性食品市場快速壯大之際,對于發展蘑菇原料可能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。彭博數據顯示,預計2025年我國健康食品市場規模為11408億元、同比增長5.6%。
而且有一些蘑菇原料還兼具藥食同源的特點,同樣是一個頗受關注的市場?,F如今中式養生需求火爆,對傳統的藥食同源類食材來說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,像人參、阿膠、燕窩等都在不斷以新的形式出現在市場中,從而更好地適應消費需求。
之前提到,蘑菇原料關聯的功能包括免疫、認知、情緒等,這些都是比較熱門的功能性需求。再加上中式養生的推動,如果能夠開發出真正具備功能的產品,將會推動國內功能性蘑菇市場的進一步發展。
只是在這一過程中,也對企業提出了不小的考驗。主要是以前國內蘑菇開發比較基礎,不太涉及高附加值產品,從技術上來說就是一個較高的門檻。此外消費者對蘑菇的認知也比較淺顯,對功能性蘑菇缺乏了解,要想國內消費者更多地選擇這類產品,還需要幫助他們更好地認識才行。
因此發展蘑菇產品可以借鑒國外的發展經驗,從持續深入開發保健食品、功能性食品等品類出發,不斷培養消費認知。不過需要注意的是,功能性食品與保健食品在宣傳上存在明顯的不同,在宣傳、介紹功能性蘑菇時,同樣需要避免大肆宣傳功能性,否則可能涉嫌虛假宣傳。
我國是食用菌生產大國,不僅擁有十分多樣的食用菌品類,而且像靈芝、猴頭菇等還有著悠久的滋補歷史,在相應的功能性開發上具備較大潛力。未來需要做的是在這一基礎上,提高生產、提取、加工技術,為生產更多高附加值產品而努力。
行業思考:蘑菇在國內十分常見,但是國內大多將其打造成了農副產品,以基礎的食用為主。反觀國外市場,對蘑菇功能性的開發較為深入,不僅進一步提升了蘑菇的附加價值,而且還能更好地適應當下的功能性需求。國內作為食用菌生產大國,有著較好的原料基礎,再加上功能性食品以及藥食同源的興起,都為發展功能性蘑菇提供了機會。
加入微信群
關注公眾號